最近更新
热门推荐
又是每月的网飞之夜 想看的都是一口气熬夜刷完???? 金姐选的本永远精品 这部太有社会意义&教育意义 案件都太有代表性 金句频出 剧里的法官真的都不是坏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坚持的奉行的 剧终之后 每个人也都磨平棱角 懂得自己不对的地方 角色真的都很鲜明 对于剧情 两位主角的故事真的很好猜 还有本来以为少年的故事都是那几个 归根结底就是家庭教育 但有的还是会让我破防 青少年恢复中心和试卷泄露两个案子 都超戳我 and金姐最后打开箱子 心结终于释怀 也很好哭???? 在我心里这部可以堪比DP了 看过的所有网飞中最佳 真的要大爆啊????
她出场不凡,穿得不像法官,神色凛然,界限森严,敢怒敢言,有勇有谋,能屈能伸——仅仅是作为资深从业者(右陪审,以右为尊)这一点,就秒杀大多数律政剧里“女新人”“女下属”或反派女boss的设定了。更关键的是,她还清醒冷静,法律的功能在她这里发挥到极致,缜密的解释,灵活而坚定的适用。左陪审小车法官的温情、冲动、天真和偏执,更反衬出她的冷静。太好了,谁说法律人(女)就得情绪化?剧里的法官(包括部长级的)和律师,都擅长不动声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我当然知道这也属于另一种刻意,但刻意将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这样打破,也是个可能。
(看了一半。一些截图和论据待补)
但她的冷静更像是封印岩浆的岩层,山一般厚厚压下来,仍能从中奔涌出同情和愤怒。我看了五集,跳着看了结局。谁能想象得到,她是以怎样的心情,在准备给苦主(死者家属)赠礼(不违规,一顿饭)的回礼呢。她压抑的愤怒需要一个出口,这在剧终实现了。实现了,她还接着做法官。
而让我想到这句看上去有些俗套但个人觉得非常贴切的诗句的,是她冷静解释和“操纵”法律,但每次,她都完全不掩盖自己对少年犯的立场:极度厌恶。而带着创伤和厌恶,她不悔自己每一份“判决”。于无情和有情之间,有她这样的法官。
预告片很喜欢,但正片出乎意料的单薄。不知道是不是网飞介入的缘故,感觉从秘密森林开始,严肃派都在学男女主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判案+派系斗争+探究过去的套路。再加一两个阴阳脸上司,几个当事人,几个气氛组同事,两个八卦跑腿办公室下属,好像同一组人加载不同的背景mod,或者给一组人设写不同的同人文。导致主线剧情已经发展到第一幕就让观众知道接下来人物会怎么样的程度。
况且故事状似写的很复杂紧凑,但那种复杂感是没有依托的,不能单纯靠不断反转就加回忆来显得这个事情有多复杂,而且我寻思回忆是让人判断的,也没必要给我看假的回忆吧,这样也太想让观众跟着pattern走了。剧本就跟千层饼一样——层倒是不少,就是每层都薄的死去活来。女主也不够讨喜,黄始木尚且有脑部手术后无心无情的设定,但我不明白一个健康人类对周围人这么不礼貌,这么刻薄,这么粗暴是什么很时髦的人设吗?夏洛克福尔摩斯这样迷人的讨厌鬼有一个就够了,况且女主这个角色还没有那种特质。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暴怒的青少年总能被她讲理震慑住/露出马脚,为什么呢?且不要求那种聪明到人神共愤的少年犯,但出几个没办法被大人在精神上拿捏在手掌心里的茬子总不难吧?怎么连恶毒都恶毒的这么平平无奇,像群狼狈的小版成年人,没有孩子犯罪的感觉。
感觉部分韩剧说拍的多好,但总给我一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抓社会热点一抓一个准,但是情节不够奇巧,故事不够细腻,人物不够新颖,像个木桶,属于英美日的优势都没占上,都算十分做出了七八分。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少年审判》是对少年犯罪背后的大人们进行的一次掷地有声的诘问。
韩国影视向来大胆选材、针砭时弊,但有些只做到了“敢拍”,真正起到反思作用、改变现实的社会写实类作品,例如电影《熔炉》、《素媛》、《辩护人》,在众多作品中也是凤毛麟角。
那些“敢拍”但没有改变现实的作品,本质上是它们只展示现象,没有给出“解决办法”(也许有些创作者认为无解),戏剧化的处理渲染了无力的控诉,最终只留下了无奈、绝望情绪的表达,现实依旧寸步难行。
但是,《少年审判》不仅仅是“敢拍”,更可贵的是创作者透过故事,传达出一种坚实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并且敢于提出针对少年犯的“解决方法”,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对象身上——要对少年犯负起责任的对象首先是他们的父母,再扩大到学校、搜查机关、法官。
换言之,比起控诉少年犯无药可救、或诉诸人性本恶的观念,这部剧强调在孩子们的犯罪行为背后,大人们才是问题的关键。
导演用镜头语言表达了这个观点。在这一场景中,镜头从站在前排接受审判的孩子们身上越过,对准了在孩子们背后的监护人们。
这个画面信息量很大,监护人们一个个低垂着头,前一排没人坐,都挤在后面,看起来羞愧的样子,是犯罪的孩子们本身令他们羞愧吗?还是自责没教育好孩子而感到羞愧呢?
哪一种可能性更大呢?
并且从数量上看,监护人来得不全,至少蓝发女孩的妈妈没来,空位还有很多。
这些空位代表着一部分父母责任的缺席,而代替缺席的父母们,真心关怀孩子们的车泰柱法官坐在其中,他主动承担起教化孩子们的责任,从这一个小细节展现出车法官的信念感。
《解读恶之心的人们》中有一句针对孩子们在这个并不善良的世界生活的反思:“创造这种社会的责任在于哪个大人呢?”
这也适用于反思少年犯的问题。孩子们的犯罪行为背后,是那些缺席的、未尽到责任的、或为满足私欲而利用孩子们的大人们的责任。
导演用俯角镜头拍沈法官抬头看向丛林一般的补习班招牌,俯角强调了人物的受限和压迫感,因升学而孵化的考试舞弊案件中,法官们的审判,并不能真正惩罚到孩子们背后的大人。
犯了错的大人们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对法庭也无敬畏之心,只会怪别人,把错都归咎在大环境,因为升学竞争太过激烈大家都是这样舞弊的,自己孩子要是没这样就吃亏落后了,这是一种将犯罪合理化的行为。
注意这段沈法官看监护人的眼神。
沈法官看着少年犯的眼神,往往是严厉、无情、甚至凶狠得像要吃掉孩子一样,但她从未用寒心的眼神看过孩子们。
此刻对着价值观扭曲的监护人,她的眼神中透出不可理喻、荒唐、寒心······
正是因为有一群那样不可理喻的大人,为了私欲打乱了公共教育的公正性,才渐渐创造出了恶性的升学竞争环境吧,结果反过来说,都是环境的错?
在这个案件中,参与舞弊的孩子们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最典型的就是姜源中部长的儿子姜信宇,身为部长法官的儿子,参与了犯罪本想自首,被父亲逼到寻死;而原本正义的部长,怕儿子的事影响到自己从政之路,选择了隐瞒,还试图进行不公正的审判。
在这个镜头中,最显眼的是四个大字“公明正大”。而部长的站位,刚好挡住了“公”字,代表着在这个案件中因为部长一时蒙眼,抱侥幸心理,失去了公正。
就算本身修法的意图是好的,可过程不公的话,也就失去意义了。部长离开后,“公”字才重新出现。
姜源中部长的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立体。在公众面前他有着威严、公正值得信赖的好形象,虽然脾气暴躁,却是会手写记录下每个案件并反省的好法官,但脱下法袍和西装,在病床前,蹲着擦地板的姜源中,就只是姜信宇的父亲。
对于少年犯出身的车泰柱法官,他是人生导师,不带偏见,真心地为车法官好好长大成人而感到欣喜,回忆中部长灿烂的笑容,与离职时候的落寞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并不是讽刺,而是唏嘘。
另外,车泰柱作为法官与部长初见是太阳正烈的上午,意味着新出发;而离别时则是夕阳西下,对比初见,更加惆怅、惋惜。
部长本质不坏,后来犯错也没有将他彻底变成反派。与其说编剧保留了人性光辉,不如说是为了强调部长可贵的反思精神。
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犯错后的处理方式,少年犯需要大人纠正、需要法律教化,而大人犯了错,又指望谁纠正他们呢?
大人们犯错后的处理是否得当,或许取决于那个人自身是否有反思精神。
如果他不是一个会反思每件案子,时刻反思自己的人,那么沈法官再怎么告状,或苦口婆心,部长也一定不会甘心,只会做更多错误的选择,可能报复沈法官。
有一些大人永远不会反思自己的错,都是别人错。犯下更严重罪行的家庭暴力者、连环杀人犯不都是这么想的吗?
第一个分尸案中的加害者母亲,一开始完全不反思,也没有同理心,跑来斥责法官怎么不放了她那协助杀人的儿子。
直到她在自己家里地板上发现了被害者的血,血迹已经渗透地板,怎么擦也擦不掉了。
擦不掉的血迹,加害者对被害者的伤害是永远无法洗刷掉的,后知后觉的反省,已经太迟。
这一案件是根据2017年真实发生的韩国仁川小学女童碎尸案改编,真实案件细节更加残忍,其中一个是17岁的少年犯,另一个也才年满18。现实中少年犯的罪行严重性,早已经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如果没有抓到他们,他们变成连环杀人犯的几率非常高。
最后一个案子就是“最坏”的发展结果,追求速度的法官审判只用了3分钟,让少年犯们更加轻视法律,在未教化的情况下继续成长,最终变成真正的恶魔。
他们变本加厉,犯下集体性侵案、拍下视频并传播。犯罪老巢的不同房间都用视觉上极强烈的色彩——红、蓝、绿,为什么要设计不同颜色的房间呢?
不同颜色的房间是用形式化的造型风格影射这个案子的终极形式——“N号房”案件。
我认为编剧将N号房改编为少年犯的罪行并不夸张。
现实中,犯罪侧写师权日勇教授曾在节目里多次提到:以前的连环犯以30-40岁为主,有凶杀现场,随着网络社会来临,连环犯的行为模式也在进化,并逐渐倾向于年轻化、智能化。
N号房的主犯是20多岁的大学生,不需亲自动手行凶,他们躲避在电脑后面,就能对被害者进行精神控制、恐吓、施暴,造成无数被害者无限痛苦甚至死亡。
谁能保证下一次网络犯罪的犯人中,不会有少年犯?
作为法官,也是少年犯受害者遗属的沈恩锡,控诉着新来的部长法官不负责,她直视镜头,铿锵有力的台词,不仅仅是对剧中的部长一人所说,也是对现实中只求效率、缺乏使命感的少年犯法官们所说。
她再次强调了少年犯罪的重点是教化,而法官应该对此负责!
这点,沈法官与前部长姜源中的观念是相近的。
少年犯罪并非完全无解,《少年审判》在不长的10集篇幅中,用了非常典型的案例梳理了少年犯罪的行为及心理,锁定对象并提出解决方案:
1、以父母为首的大人们负起责任。
2、法官们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要有信念感使命感。
3、法律的缺陷要由熟知少年犯及现实情况的人来修订。
最后,大结局出现的少年犯就是第一个案子里的少年犯,他变成更可怕的样子重回法庭。
除了为第二季的可能性留下余地之外,也代表着少年犯罪再犯的可能性高,想要完全根治,还任重而道远!
《少年审判》整体上是令人震撼的作品,导演克制的镜头语言表达,内核的反思精神和现实意义完全可与去年的《D.P:逃兵追缉令》媲美,甚至在提出解决办法的方面要更胜一筹。
编剧设计的台词深刻有力、金句频出,文字直戳现象背后本质,但并无刻板说教味,而是呼吁人们重视少年犯的真诚之心。
人物塑造部分精炼而丰满,厌恶少年犯的沈恩锡法官每次都会把被害者的照片放在办公桌和法庭桌前,看似无情却最有情,她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形象。
除了《D.P》,这部剧也让我想起另一部Netflix优质韩剧《人间课堂》,同为关怀少年犯罪的题材,值得一看;还有去年的《至上之法》,及现正播出的《解读恶之心的人们》,结合起来看,相信会对犯罪与法律议题有更深的感知!